查看原文
其他

《近代史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特稿


毛泽东与中华文明发展新道路


李  捷



内容提要

  中华文明向何处去的问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标志着文明问题上的新觉醒。此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被封建主义腐朽的外壳所束缚窒息,中华文明因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尤其是精神侵略而陷入危机。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新的思想体系为指导,才能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才能使中华文明获得新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科学命题,同时又回答了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随后,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既系统地回答了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问题,又回答了中华文明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成为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纲领、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纲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纲领的核心内容之一。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作 者

  李捷,中国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




1923—1927年中国共产党

与青年团分化问题研究


张新洲  吕延勤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与青年团在创建之初,组织和人员未能分开,工作没有明确划分,以致团与党有所对立,甚至出现“第二党”倾向。因此,从1923年到1927年中共中央和团中央先后三次部署党团分化工作。其主要内容:一是实行团员低龄化,超龄团员退团转党;二是党与团的组织和工作分开,重新界定团的职权与工作范围,使团的工作体现青年特性;三是实行团的青年化、群众化,使团逐渐成为真正的青年群众组织。由于各地党团组织发展不均衡,加之超龄团员转党手续烦琐,以及受党团组织之间的门户观念影响,各地在实行分化的时间、力度、成效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党团分化工作的开展,对理顺党团关系、发展党和团的组织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青年团  党团关系


作 者

  张新洲,嘉兴大学红船精神研究中心讲师;吕延勤,嘉兴大学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教授



共产国际对川陕苏区的援助

与发展谋划(1933—1935)

——兼论中国苏维埃运动发展演变的历史格局


何志明



内容提要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开辟川陕苏区,标志着中国苏维埃区域体系的“西扩”,也引起了共产国际的高度关注。随着红四方面军连续两次打退敌人的大规模进攻,中央苏区则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不断失利,共产国际对于川陕苏区的地位更加重视,不仅制定了具体的干部和物资援助计划,而且提出以川陕苏区为基点建立中共中央西北局、统一领导西北革命的设想,以此来推动西北苏维埃运动新局面的形成。虽然共产国际这一计划因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苏区而未能实现,但是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苏维埃运动重心从南方向北方转移的整体格局演变相契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共中央在长征过程中的抉择。


关键词

  共产国际  川陕苏区  西北局  苏维埃运动


作 者

  何志明,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美国共产党中国局考论


王明亮



内容提要

  1927年5月,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影响,一些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中的先进分子陆续加入美国共产党,后成立隶属美国共产党中央的中国局。美共中国局成立后,一直致力于发动华侨华人拥护和支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运动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运动。其主要工作包括开辟和恢复中美间的太平洋秘密交通线、创办进步报刊、从事对华人华侨和美国民众的统战宣传工作、组织留美科学家和留学生回国建设新中国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关键词

  美国共产党  共产国际  美国共产党中国局


作 者

  王明亮,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专题研究


近代日本外务省警察在华侵略活动研究


李洪锡



内容提要

  在近代中国,日本和西方列强一样通过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并据此在华各地设置领事馆。但与西方列强不同,日本单方面杜撰和利用“有领事裁判权就有警察权”的侵略逻辑,以保护日本侨民为借口,在各领事馆设置大量外务省警察。为了对中国各地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施加影响,日本以领事馆作为其侵略据点,不断向中国内地渗透扩张,在各战略要地设置各种警察机构,严重侵犯中国主权。随着中日矛盾的激化,日本领事馆警察逐渐融司法、外交、情报、军事为一体,成为有别于日本国内警察、西方列强租界警察及侵华日军的另一种特殊侵略势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外务省警察成为日占区“治安维持”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向日军提供情报、搜捕中国抗日志士、镇压中国抗日武装等方面发挥了特殊作用,给中国各地抗日斗争造成巨大损失。


关键词

  外务省警察  领事馆警察  日本领事馆  高等警察


作 者

  李洪锡,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教授



清末民初日本操控湖南水口山矿

举措及其落败


李少军



内容提要

  长沙自主开埠前后,日本加紧对湖南扩张,步德国后尘,企图攫取水口山铅锌等矿物资源。在清末民初,其官、商、军携手,利用湖南财政困难和某些势力的资金需求,多次以操控水口山矿为条件,与湖南当政者及北京政府等进行借款交涉。其时湖南绅民维护矿权意识强烈,坚决抵制。因水口山矿本身无求于日债,德、美相继牵制日本,南北之争的因素也渗入其间,终使日本搁置操控该矿之举措。较同一时期被日本操控的大冶铁矿,水口山矿避免了沉沦的命运。


关键词

  水口山矿  中外矿权交涉  大冶铁矿


作 者

  李少军,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中日关于厦门达观园建寺的交涉

(1934—1937)


付海晏



内容提要

  1934年11月,东本愿寺僧人神田惠云准备在厦门名胜白鹿洞山下达观园建立寺院并申请减免契税,由此引发长达三年之久的交涉。达观园建寺交涉是厦门近代以来饱受日本宗教侵略历史的缩影,它不是单纯的东本愿寺建造新寺,而是牵涉日本对厦门的宗教侵略及国土沦丧问题,因此毫不意外地遭到厦门民众的强烈反对以及官方的抵制。厦门社会舆论指出了建寺中的宗教侵略与“籍民”利用永租权侵占国土两大问题。厦门市政府、福建省政府发现达观园永租权以及园内坟地产权存在瑕疵,外交部也以日僧传教无论是否在通商口岸皆向所不准,要求严厉拒绝,但是在日本外交干预下,中方放弃原有立场,转而同意设寺、可向在华日人传教。由于达观园内坟地产权纠纷以及土地契据未能通过核验等因素,直到1938年5月厦门沦陷,日僧并未获得达观园的永租权,也未能如愿在此建成东本愿寺。东本愿寺建寺交涉,牵涉政治与外交、宗教与“籍民”以及社会舆论等多重复杂面相,是长期以来日本对厦门侵略以及渗透的结果。


关键词

  厦门  神田惠云  东本愿寺  达观园


作 者

  付海晏,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身体新知:

在自然神学与自然科学之间


高  晞



内容提要

  18世纪以来,欧洲神学家大量运用自然科学的新成果阐释自然神学理论,如借用解剖学知识论证上帝缔造生命、规划自然秩序的合理性。他们构建的兼具神学与科学的身体观念在19世纪由西方传教士和医生传入中国。既有研究多强调西来新知的科学性面相,但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传教诉求和殖民意识,故有必要从科学思想史的角度甄别自然神学语境下的身体观与自然科学框架下的解剖学之差异,进一步考察这套神学与科学混杂的“身体新知”在晚清中国的传播机制与接受情况。代表西方科学成果的生理解剖学知识,被传教士当作批判、否定中国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利器,在中国知识界和医学界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士人和医生对外来的“身体新知”作出不同反应。维新士人较少受到带有宗教色彩的“造化论”的影响,但部分接受西人对中国身体观的批评。中医群体修正了原有的观察方法和认知系统,重构传统的身体观念,发起以中医科学化为标志的自改革运动。


关键词

  身体观  自然神学  解剖学  中医科学化


作 者

  高晞,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新发现《周礼》札记与康有为早期政学思想


张  凯



内容提要

  1889—1890年间康有为经学观念的转变,既是康有为政治与学术思想的分水岭,又是考察廖平、康有为学术公案的重要前提。康有为屡次修订旧稿为学界考察其思想转变增添不少迷障,新近发现的1889年康有为《周礼》札记,为康有为早期政学思想提供确切的时间坐标与可靠的文本。以此为线索,可以丰富对康有为治教合一与官师合一理念的认识,证实廖、康羊城之会期间康有为学术思想的变化,为解释众说纷纭的廖、康学术公案提供新的思路,进而考察近代今文学之于经史转型与学术嬗变的多重内涵。


关键词

  康有为  廖平  今文学  《周礼》


作 者

  张凯,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马一浮书院教授




青年论坛


抗战胜利后华北国统区的

粮食问题与城市危局

——以天津为中心


袁凯旋



内容提要

  抗战胜利后,天津等华北国统区城市的粮食问题凸显出的城市危局,与内战环境和国民政府粮食政策密切相关。在战争环境下,天津等城市相继丧失经济腹地及周边地区、东北、江南的大部分粮源,造成外部供给不足。天津市政府沟通粮源的过程,体现了战后华北国统区的粮政管理主体涣散,即市内粮政归属社会局管理,但又要受粮食部及其派出的粮政特派员办公处、田粮处以及地方军事部门的管制。与此同时,城市内部因通货膨胀造成市场调控机制失灵,粮食流通颇受阻滞,因此升斗小民基本难以从正常渠道获取日食之需,生活困顿,人心浮动,学潮、工潮迭起,造成民心危局。天津粮食问题与城市危局的形成也与国民政府的“偏枯”行为息息相关。在此情势下,天津等华北城市实际成为国民政府政策上的“遗孤”,游离于以宁沪地区为中心的战后重建体系之边缘。


关键词

  华北国统区  粮食问题  粮政  天津史


作 者

  袁凯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近代史研究》

官方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近代史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